久久成人午夜视频,久久成年视频,亚洲人成免费网站,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精品久久久亚洲,欧美成人网视频,成年人免费在线

一個龍江人癡迷野外考古 ?撿回上萬件古動物化石和古人類遺存

黃蒿溝全貌

陸洪川(右)在野外考古

龍頭新聞記者 薛宏莉

三年前,在我省大慶市,曾舉辦過一場全國性的考古學術年會。其間,一個民間考古愛好者的出現,引發(fā)了參會專家的興趣。和他“隨行”的還有十幾件“寶貝”,經專家鑒定,這些都來自萬年前的“石器時代”。

一個“草根”出現在專業(yè)學術會議上,是極為罕見的。他叫陸洪川,現年51歲,是黑龍江甘南縣查哈陽農場第一小學的老師。因為酷愛考古,二十多年間,陸洪川走遍了家鄉(xiāng)北部的黃蒿溝沿岸,撿拾回了裸露于地表的上千件古動物化石和上萬件古人類遺存……

近日,相關視頻和文字資料曝光,陸洪川的“荒原尋寶記”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陸洪川在黃蒿溝下游撿到的第一塊古動物化石

大河邊上的“神秘大骨頭”

為什么陸洪川可以在家鄉(xiāng)撿那么多“寶貝”? 這就要從黃蒿溝的地理位置說起。這是一條發(fā)源于內蒙古,途經甘南縣查哈陽農場,注入嫩江的支流。考古界早有定論,嫩江流域是古代先民遺存分布比較密集的地方,“石器時代”這里就已有人類活動。猛犸象生活在一萬多年前,是石器時代人類重要的狩獵對象。而陸洪川家鄉(xiāng)的黃蒿溝,作為嫩江西岸支流,也在這條“遺存帶”上。

陸洪川說,他家在黃蒿溝下游。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們到大河(黃蒿溝)洗澡,偶爾就會在河床上發(fā)現“大骨頭”或聽人說起“看到了大骨頭”。只是,當時,當地人很少在意它。

真正開始“考古”,始于1994年。當時,新婚不久的陸洪川去岳父家做客,岳父黃蒿溝給他打漁,其間撿回來一塊五六十厘米長的大骨頭,大骨頭表面呈現暗紅色。老人有過屠宰經驗,篤定地說“這肯定不是現在動物的,應該是古時候的”。這句話引起了陸洪川的興趣,帶著好奇心,以及岳父傳授的“哪些地方河水落差大、河床沖刷嚴重,比較容易找到這東西”,尋訪了幾次下游沿岸,陸洪川真的找到了幾塊“大骨頭”。

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等河流,都遭遇了特大洪水。洪水過后,黃蒿溝下游出現了大量的這種“特殊骨頭”。那一年,陸洪川就撿了近千件。陸洪川懷疑這是史前動物化石,但地處縣城農場,信息閉塞,他只能買來化石雜志期刊參考查看,一直苦于沒有門路求證。直到2002年,通過給化石雜志期刊寄信,輾轉聯系上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郵寄樣品,這才證實是距今一萬多年的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化石。這些腿骨、臼齒等化石,來自猛犸象、披毛犀、東北野牛、大角鹿、東北野驢等多種動物。

北大荒不荒”

當時,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告訴陸洪川,同時期的史前文明,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這讓陸洪川想起了他在黃蒿溝沿岸撿到的幾塊“燒骨化石”和帶有人工砍砸痕跡的“碎骨化石”,“難道這就是一萬多年前,古人類在嫩江流域活動、生活的佐證之一?”驚訝和驚喜之余,陸洪川擴大了“尋寶”范圍,不只滿足于在黃蒿溝下游沿岸尋找“大骨頭”,而是查詢縣志和相關史料、資料,向黃蒿溝上游走去。

“我家鄉(xiāng)周邊,很多地方都發(fā)現了古人類活動的遺址,只有查哈陽農場這一帶是空白。古人類活動離不開水源,但是又不會離水太近,鄰水丘陵、山崗、坡地比較‘靠譜’。”就這樣,他在查哈陽農場每一塊有可能的土地上尋找,十幾年里竟然收集了近萬件“寶貝”,有疑似人類腿骨化石,有帶有符號的骨頭化石、石塊,帶有勒痕的動物脊椎骨化石,石祖、石杵和石料打制的手斧等等。

為求證它們的價值,陸洪川輾轉多年,直到2013年才聯系上這個領域的專家。“我四處投稿,一篇文章被轉給了從事古生物與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黑龍江文博專家魏正一,魏老親自到查哈陽農場了解情況,最終肯定了我這些寶貝的歷史價值。”由此,黃蒿溝上游太平湖水庫周邊古人類活動遺址進入了專家學者的求證視野。

“也許,早在一萬多年前,如今的大都市北京,還是一片汪洋澤國;而同一時期的北大荒嫩江流域腹地,卻早已是史前人類活動的重點地區(qū)和生存家園了。他們追逐著龐大的野獸,甚至已經學會了鉆木取火……”在陸洪川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這不是癡人說夢,北大荒不荒”。

查哈陽農場第一小學里的“荒原科普館”

科普館里陳列的古人類遺存

鄉(xiāng)村小學里的“科普館”

陸洪川的身份是小學老師,撿這些“寶貝”,用的都是課余時間。雖然身邊人都知道他愛瞎鼓搗”,但對于他有多少“寶”大家并不了解。

2011年,他所在的查哈陽農場第一小學要建設“第二課堂”,當時校長問誰有什么好的想法。陸洪川說,自己有一些史前動物化石和古人類遺存,可以提供出來布展。于是,學校臨時撥給他一間教室。沒想到,第二天,校長和檢查組人員大吃一驚:“竟然有這么豐富的展品”,“這是甘南歷史的沿革,要保留下來”,從此查哈陽農場第一小學這所鄉(xiāng)村學校就有了一個藏著“大乾坤”的“荒原科普館”,教室也從一間變成了兩間。2013年,文博專家魏正一來考察黃蒿溝上游太平湖水庫周邊古人類活動遺址,第一站來的就是這里。

后來,陸洪川還在查哈陽農場第一小學開設了校本課,結合自己的發(fā)現寫了教材,延伸講述北大荒的歷史變遷和史前文明,以及和古生物、古人類有關的知識。“既然有這么方便的條件,不能浪費,要讓鄉(xiāng)村小學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樣,逛‘博物館’學科普。”陸洪川自豪地說。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北大荒的史前文明,他還把自己的部分藏品捐獻給了當地的墾區(qū)博物館。

教書匠的“荒緣古夢”

陸洪川的微信名叫“荒緣古夢”。荒,指北大荒;緣,是他的這份情緣;古,是考古的意思,也指他二十多年的野外尋寶經歷;夢,是他想讓更多學術專家關注黃蒿溝古人類遺存的夢想。

2016年8月,在文博專家魏正一的幫助下,陸洪川帶著自己的“尋寶”找到疑似人類腿骨化石等物品,出現在了大慶市召開的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第十五次學術年會上,200多位專家,都關注到了他的發(fā)現。

2018年夏季,中科院專家、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組成專家組,和省內考古專家一起,來到查哈陽農場,對農場境內的舊石器遺址進行專項考察。經多方鑒定,確認農場境內有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并且面積之大、石器之精美、程度之密集、跨年時間之長(1-3萬年)等都十分罕見,對認識嫩江流域和大興安嶺東麓古人類的活動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從藏在深閨,到備受關注,陸洪川的“荒緣古夢”終于實現了,他說到現在還感覺像做夢一樣。“這二十多年里,遭遇過旁人的質疑,也經歷過家人的不理解。甚至因為欠缺專業(yè)知識,無法確認這些寶貝的價值,一度為自己的行為彷徨……”但是陸洪川說,每每想到自己經歷的種種危險和辛勞,他又不甘心放棄。

“記得2003年,在黃蒿溝下游一處彎道尋寶時,打算橫穿河道,到河對岸去看看,可是剛走到一半,就陷入了河中的淤泥里,費了好大勁兒才把沒膝的腿從泥里拔出來。”

“2006年的初冬,在黃蒿溝的一個提水泵站附近尋寶,一不小心,一只腿掉進了未凍實的冰面下,幸虧及時轉身,倒在冰面上,才躲過一劫。”

陸洪川說,雖然這些年,這些寶貝從未給他創(chuàng)造出任何經濟價值,但是現在它們的“研究價值”被確定,他覺得,這就是對他舉動的最好回報。

Hash:5ce710389922e1b21de732cc5c2496b90241675b

聲明:此文由 生活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

靖宇县| 金沙县| 天津市| 巴楚县| 瑞金市| 紫阳县| 镇赉县| 瓮安县| 土默特左旗| 两当县| 秭归县| 五家渠市| 孟村| 巴里| 曲松县| 安陆市| 临高县| 海盐县| 灵川县| 顺昌县| 酉阳| 合山市| 定结县| 前郭尔| 万山特区| 密山市| 卢龙县| 澄城县| 迁安市| 桐梓县| 黄石市| 峨眉山市| 湘阴县| 镇安县| 禄丰县| 工布江达县| 卢氏县| 佛学| 尚志市| 毕节市|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