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縣:一份檢察建議力促多處革命遺址得到全面修復
走進古縣北平鎮(zhèn)賈寨村,一座座青磚瓦礫的古建筑,一面面斑駁滄桑的墻磚,一處處飽經風霜的殘垣,這些革命遺址,見證著這個革命老區(qū)的抗爭偉績,記載著朱德、陳賡、李聚奎、李成芳等老一輩革命家?guī)ьI太岳兒女英勇奮斗的光輝歷程。在不久的今天,這一座座稍顯破敗與雜亂的舊址將得到全面修復,煥發(fā)昔日的光輝形象,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身份繼續(xù)發(fā)揚太岳革命老區(qū)精神。而這些變化,緣于古縣縣委政府和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緣于檢察機關的一份檢察建議。
岳北軍分區(qū)駐地和軍分區(qū)醫(yī)院舊址
古縣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tǒng)的革命老區(qū),是太岳根據地的前沿,是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大后方,老一輩革命家朱德、陳賡、李聚奎、李成芳等曾在這里帶領英雄的古縣兒女英勇作戰(zhàn)。在這段革命過程中,古縣大地留下了包括朱德路居舊址、彭德懷路居舊址、太岳區(qū)第一軍分區(qū)舊址(岳北軍分區(qū)駐地舊址)、臨汾戰(zhàn)役戰(zhàn)地救護所舊址等具有重要影響的革命遺址,見證者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抗爭歷程。而這些重要的革命舊址因長期得不到有效的修繕與維護,有損毀滅失的風險,亟待修復與保護。
岳北軍分區(qū)駐地和軍分區(qū)醫(yī)院舊址
近一個時期以來,古縣檢察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高檢院民行廳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捍衛(wèi)英雄烈士榮譽與尊嚴的通知和省院關于開展國有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的要求,在市檢察院具體指導下,組織干警對我縣的革命遺址保護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并及時與縣文物旅游局、縣黨史辦召開座談會,就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與縣文物旅游局和黨史辦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革命遺址保護與修復等工作。10月8日,古縣檢察院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古縣文物旅游局發(fā)出《檢察建議書》一份,建議古縣文物旅游局對賈寨岳北軍分區(qū)駐地舊址、岳北軍分區(qū)醫(yī)院舊址等革命遺址在文物保護方面亟待修復與保護的情況,依法全面履行法定職責。
市院李明副檢察長、縣院權建威檢察長調研太岳中學舊址
接到檢察建議后,縣文物旅游局高度重視并及時向縣委政府進行了匯報。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文化、旅游等相關部門相繼深入南垣、舊縣、岳陽、古陽、北平5個鄉(xiāng)鎮(zhèn)9個村,就革命遺址保護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實地查看了朱德路居地舊址、烈士墓、趙子岳故居、太岳中學舊址、霍山剿匪總指揮部舊址、岳北地委專署舊址、古縣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并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革命遺址保護工作。會議研究決定對賈寨村太岳區(qū)第一軍分區(qū)舊址、軍分區(qū)醫(yī)院舊址等8處革命遺址開始進行保護修繕、布展、環(huán)境整治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今年投資的611.5萬元革命老區(qū)建設資金已落實到位。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的規(guī)劃、評審、招標等工作,將于3月份開始施工修復。
岳北軍分區(qū)舊址建筑群
上述革命紀念設施修復后,將成為當地進行革命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對傳承紅色文化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文章來源:古縣檢察
Hash:574a3be2bb1196659619e1a01f050574bc0379fb
聲明:此文由 古縣老鄉(xiāng)俱樂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
相關推薦
-
「迎唐山旅發(fā)大會」這份曹妃甸旅游全攻略,請拿走,不用謝
曹妃甸曹妃甸地處環(huán)渤海灣中心地帶,是“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兩大戰(zhàn)略的重要連接點,有著“曹妃故里、濕地畫廊”的美譽,是距京津最近的魚米之鄉(xiāng)、濱海樂園。區(qū)域總面積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萬人,包括曹妃甸工業(yè)區(qū)、南堡開發(fā)區(qū)、曹妃甸新城和墾區(qū)四大功能板塊。資料圖近年來,曹妃甸搶抓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機遇,依托河、海、湖、島、濕地、溫泉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區(qū)位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全域旅游,形成了濕地生
-
廣東省東莞市旅游景點集錦
東莞植物園東莞植物園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qū),占地面積約420公頃,園區(qū)規(guī)劃面積200.5公頃。北向市行政辦事中心和東莞CBD,西面水濂水庫,東鄰同沙生態(tài)公園,南接水濂山森林公園和現代農業(yè)科技園,通過區(qū)域綠道等城市綠脈相連,組成了東莞市核心區(qū)的生態(tài)綠肺。東莞植物園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東莞縣國營板嶺林場,1998年改為“東莞市植物園”,2006年與“綠色世界城市公園”合并更名為“東莞植物園”,為東
-
江山古縣城——禮賢
說句實在話,除了江山人,現在知道禮賢的人恐怕不多了。但,作為江山的老縣城,無論如何,禮賢還是很值得一游的。禮賢,坐落于江山版圖的中西部,今屬賀村鎮(zhèn)。過平崗山往北,下一道小坡。禮賢,便慢慢展現在了您的眼前。它,瀕溪而建,像一條小小漁船,長長瘦瘦地停靠在江山江邊,一邊是江水渺渺,水流脈脈;一邊是連片老屋,擠擠挨挨。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名赫赫的禮賢城隍廟就坐落在老街的盡頭。
-
焦作市修武西周武王命名的千年古縣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作為“千年古縣”的修武縣,因為境內有著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近幾年來旅游業(yè)突飛猛進、蓬勃發(fā)展,已經成為國內旅游界的一顆耀眼明星,成為河南旅游界的一個金字招牌。在修武旅游業(yè)日漸走向繁榮、走向成熟、強力拉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背后,修武縣豐富、獨特的文化資源,為旅游業(yè)的“高歌猛進”發(fā)揮了積極的支撐與推動作用,并將隨著旅游業(yè)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發(fā)揮出“提升品位,強化生命
-
圖說高陽之第一章千年古縣(五)高陽望族
圖說高陽高陽許氏自許猗始,許氏世居高陽。漢朝時有多人入朝為官,多有政聲。如許毗(許猗曾孫),曾任侍中、太常。許德(許毗子),曾任汝南太守。許據(許德子),曾任大司農,為九卿之一。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高陽許氏更加興旺發(fā)達,許據子孫繼續(xù)世代為官,如:許允,許據子,魏時為中領軍,鎮(zhèn)北將軍。許奇,許允子,晉朝時曾任尚書祠部郎。許猛,許奇子,幽州刺史。許皎,許允孫,會稽內史。許洵
-
河南有個縣被稱為“中華第一古縣” 三千年歷代相沿不改名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有17個省轄市,一個省直管市,20個縣級市,88個縣。在這些縣里邊,有一個縣很特殊,它是一個單字縣,人口超過百萬,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是華夏大地上首次實行“郡縣制”,且唯一一個歷代相沿不改“息”名,不改其治的縣。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縣”,就是信陽市息縣。息縣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屬信陽市管轄的縣級地區(qū)。歷史久遠三千年不改名息縣歷史久遠,夏、商時期
-
建國后,河南這個古縣消失,名臣魏征、呂蒙正葬于此
河南省,位于我國中東部內陸,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為我國早中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古名人輩出、名城遍地,現在我國“八大古都”中有四座就位于今河南境內,而河南省內的古縣更是眾多。河南歷史悠久,秦代廣設郡縣,河南境內就有三川、南陽、潁川、河內、東郡、陳郡等郡,而縣更是我國最為穩(wěn)定的行政建制,今河南有不少古縣就由秦代傳承至今,而隨著歷史發(fā)展,縣治越來越多、越來越小,如河北中南部
-
開封有一座千年古縣,因“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名揚天下!
在河南省東部,有一個人口達105萬的縣級行政區(qū),同時也是開封市第一人口大縣——杞縣。據史料記載,杞縣歷史悠久,夏商時期為中原古老方國,西周稱杞國,秦朝置雍丘縣,五代時期改稱杞縣,距今已有3700年的歷史。不過,真正說起杞縣,估計有很多外地人,甚至有一部分河南人,都搞不清楚其具體位置,或者說都不知道河南還有一個這樣的縣。但是,如果提到一個成語,凡是上過小學的人幾乎全知道。相傳,很久很久以
-
古縣—老爺頂—洪洞穿越記
曾去過古縣的云頂小鎮(zhèn),不知道那里也可以登頂老爺頂,直到有一次無意查看谷歌衛(wèi)星地圖,竟然發(fā)現從老爺頂下來半途分叉,一路向洪洞,而另一路卻蜿蜒至古縣,沿途就標有云頂小鎮(zhèn)。其實老爺頂上就立有霍州、古縣、洪洞三縣的分界石,所以你說老爺頂完全屬于洪洞就不準確,可能在古縣人眼里,老爺頂就屬于古縣,所以古縣這邊不惜斥巨資,修了一條直達老爺頂的盤山水泥路,用以打造他們的休閑勝境,森林氧吧。為了驗證地圖
-
昨天,這個千年古縣群賢畢至,原來是…
“佯輸詐走誰云敗,引誘回沖制勝歸”......4月23日上午,在焦作溫縣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祖祠內,百名身著拳服的學生和拳師,共同讀起流傳數百年的拳譜和拳論,而這只是溫縣啟動“打造書香溫縣,閱讀點亮人生”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的一個掠影。在第24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為將古溫千年文脈傳承好、弘揚好,將溫縣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和獨特文化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推動溫縣高質量發(fā)展的動力,由中共溫縣縣委、縣政府主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