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莊旅游景點 - 趙公山周邊景點
導(dǎo)讀:郭公莊旅游景點 - 趙公山周邊景點 1. 趙公山周邊景點 2. 趙公山一日游攻略 3. 趙公山有什么好玩的 4. 趙公山周邊景點推薦 5. 趙公山好玩嗎 6. 趙公山周邊景點介紹
1. 趙公山周邊景點
1、趙公山
趙公山是青城山的主峰,位于都江堰城區(qū)西側(cè),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理想登山之地。登山有兩條線路西線:起點是群益村,可以在茶店子客運站乘坐前往水磨的大巴車。在曾家溝大橋下。西線難度比東線小。平均速度在2小時左右。有成型的木枝路。冬季需要冰爪。東線:起點是龍鳳村。一般需時4.5小時(不負(fù)重)。山腳到半山腰的慶云寺大概要2小時,慶云寺到趙公廟大概需時2.5小時。登山的路大致分三段,第一段為石板路,比較好走;第二段為爛泥路,遇見下雨天非常滑,最好借助登山手杖(木枝)登山或下山;第三段為木枝路,比較好走。冬季登山需用雪爪才能上山。趙公廟有通鋪,也可自己帶睡袋帳篷。山頂食宿(晚飯+住宿+早飯)大概30元??勺约簬澄锷仙郊庸?。山頂溫差大,晚上需要加厚衣服。下山大概需時三個半小時。在山頂可俯瞰都江堰城全景,當(dāng)夜晚萬家燈火之時十分美麗。
2、龍隱峽棧道
位于青城后山,全長約600米,緊靠峭崖,絕壁處凌空架板通行,是觀山賞景,避暑探幽的好地方。 龍隱峽這里山勢異常險峻,左右兩座山相距咫尺,下面便是深深的山澗。棧道為古代西入金川驛道中必經(jīng)之險道,古為木樁穿巖鋪板,現(xiàn)為鋼筋混凝土仿木重建,宛如隱身于峽中的長龍。
3、水磨古鎮(zhèn)
水磨古鎮(zhèn)距成都76公里,都江堰市25公里,映秀19公里,是鑲嵌在:都江堰、青城山、臥龍大熊貓棲息地、九寨溝、黃龍之間的一顆璀璨明珠,被稱為世界遺產(chǎn)群中的世界地震遺產(chǎn)。旅游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具有“川西高原休閑勝地”、“西羌文化名鎮(zhèn)”之稱。2010年,水磨古鎮(zhèn)被全球人居環(huán)境論壇理事會和聯(lián)合國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雜志評為“全球災(zāi)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屆世界文化旅游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精品文化旅游景區(qū)”稱號。
2. 趙公山一日游攻略
推薦青城山
青城山自古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分前山和后山兩部分,前山是青城山的主體,道教文化、文物古跡多集中這里,這里也是一般游客口中的“青城山”;后山以自然風(fēng)光取勝,是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青城山前山以常觀、上清宮為核心,宮觀相望。建祖師殿、朝陽洞等人文景觀與金鞭巖、石筍峰、丈人山等自然風(fēng)光交相輝映。景區(qū)主要有老君閣、月城湖、天師洞、觀音閣、上清宮、天然圖畫、祖師殿等景點。
青城山后山與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相鄰,里面隨處可見潭水瀑布,綠草如茵。景區(qū)主要有金壁天倉、泰安古鎮(zhèn)、水晶溶洞、三潭霧泉、龍隱峽棧道、雙泉水簾、百丈長橋、白云群洞、天橋奇景等景點。
游玩青城山一般來說半天足矣,無需住宿。山間隨處有售賣飲食的店鋪。如果時間充裕,可在此住宿一晚,便于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山間天師洞和上清宮皆有道觀提供食宿。
3. 趙公山有什么好玩的
1、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第二大主體工程。
2、魚嘴分水堤。
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最壯觀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3、青城山。
位于都江堰西部,是道教發(fā)祥地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分為前山、后山兩個景區(qū),多數(shù)游客去的都是前山,后山更適合登山愛好者,不過休閑避暑還是很不錯的。
4、趙公山。
趙公山是青城山的主峰,位于都江堰城區(qū)西側(cè),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理想登山之地,趙公山風(fēng)光旖旎峽谷幽深溝溪遍布泉水清澈,山的背面是? ??川的三江和水磨,山頂有個趙公廟為游人提供簡單食宿。
5、青城灣濕地莊園。
青城灣濕地莊園,位于素有“水鄉(xiāng)、詩鄉(xiāng)、花鄉(xiāng)”之稱,這里花樹繁茂、清氣襲人非常適合人們來這里放松心情。
4. 趙公山周邊景點推薦
1. 趙公山·森林康養(yǎng)綠道
全程83km,約1.5小時
說起趙公山,很多人都以為這里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專屬,其實這里還有一條森林康養(yǎng)綠道,非常適合全家出游哦~
2. 五鳳溪是成都市10大古鎮(zhèn)中唯一的山地古鎮(zhèn),鎮(zhèn)子依山傍水,生態(tài)極佳。帶上家人來這里游玩,既可以逛古鎮(zhèn)、又能爬山拉練,如果遇上早熟的橘子還能享受采摘的樂趣。
5. 趙公山好玩嗎
好玩的地方有:龍池森林公園、青城山、都江堰景區(qū)和翠月湖等等;
二王廟
二王廟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jì)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后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nèi)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yán)謹(jǐn),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jié)合的著名景區(qū)。占地約5萬余平方米,主建筑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qū),西菀為殿宇區(qū)。全廟為木穿逗結(jié)構(gòu)建筑,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huán)境,依山取勢,在建筑風(fēng)格上不強調(diào)中軸對稱。
伏龍觀
伏龍觀位于離堆公園內(nèi)。其下臨深潭,傳說因李冰父子治水時曾在這里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F(xiàn)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nèi)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于雖齊圣,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shù)典忘祖,于掩其父得無紊欽?”
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于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nèi)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jì))毀于戰(zhàn)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橋為鋼索混凝土樁。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qū)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端?jīng)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橋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
都江堰城隍廟
都江堰城隍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幸福路,坐落在玉壘山南麓、都江堰景區(qū)旁玉壘山廣場北側(cè)。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dāng),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2013年被國務(wù)院正式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趙公山周邊景點介紹
從市區(qū)坐公交車32路到趙公山景區(qū)下車,再向南步行三百米即可到達趙公山綠道。
Hash:e44801dc6fa8375bb887a9c8601042a9db9e03f0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